连连看
2021-06-15 16:42
◇ 文·图 / 李欣然
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平定云南,灭大理国。1274年,忽必烈派赛典赤·赡思丁赴云南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为云南设立行省后的第一任行政长官。赛典赤抵达云南后,因地制宜地实行了建行省设州县、兴水利治河川、清户屯田、兴儒办学、培养民族官员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改革。
入滇伊始,他就在建立行省的同时,开始了云南历史上第一座孔庙的创建,每期收150名学生,当地少数民族"虽爨僰亦遣子入学"。
赛典赤下决心建孔庙后,他拿出了自己的俸禄购置了城北的地块,属下见状也纷纷拿出钱财购置木材石材以及支付工人的费用,没有用百姓的一分钱。经过两年的修建,共建成五十三间屋子,大成殿位于正中,孔子塑像朝南端坐,东西也有孟子颜回等四贤十哲相伴。还另建有藏经阁、文昌阁等。整座建筑结构精巧、气势恢宏。现在位于昆明市中心五华山的文庙就是经过后世的迁建、重修而成的。
赛典赤不仅修建好了文庙,连日后的管理和所需经费都学习北宋的办法,用购置学田收地租的方法解决。随着孔学的建成,学生源源不断地赶来,其中也有许多当地的少数民族子弟,很好地遵循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是异乎寻常的。
赛典赤兴办儒学,重要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文化教育方面,更为深刻的是在多民族的云南前身为南诏、大理的地方政权这一特殊背景下所产生的影响,远及今天。
(责任编辑 黄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