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ZZ - ylzz总站线路检测首页

马,人类文明的坐标

ylzzcom永利
2019-12-22 22:45

777.jpg

▲ 说到马,相信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武侠剧里必备的“汗血宝马”。它其实就是阿哈尔捷金马的别称,是土库曼斯坦的国宝。阿哈尔捷金马速度快、耐力强,是“日行八百里”的代表。

有人说,在大航海时代之前,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一条马的蹄迹线。历史上,这种以脚力著称的生物,驮负着来自异域他乡的珍奇货物、壮志未酬的文人才士、浴血沙场的将士们……穿行在世界各地的城镇之间,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666.jpg

▲ 明朝的马球图。据学者考证,马球在三国曹植《名都篇》已见记载,到唐代,马球已经成为一项非常流行的运动。

驯马的第一步

人类很早就察觉了马的存在。在很多早期文明的岩画上都出现过马的形象。

不过一开始,马只是人类捕猎的对象。对于以狩猎为生的人类早期文明来说,马首先被视为填饱肚子的猎物。但相对于羊和野猪,想要猎杀一匹马,可要困难得多。这种动物警惕敏锐,运动能力又出类拔萃,对于捕猎工具有限的人类祖先,捕杀马难度系数还是比较高的。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马的驯化远远晚于猪、牛、羊等动物。具体马是在什么时间被驯化,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不过,学者们认为,这个时间很可能是在大约五六千年前或更早。

788.jpg

▲ 马在中国古代一直是民族生命力的代表和强盛富有的象征,所以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马的艺术作品。唐三彩马是唐三彩陶器中最常见的题材.

相对明确的早期驯化马的证据是哈萨克斯坦博泰(Botai)遗址。人们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马骨、马牙和马粪,年代约为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000年。更重要的是,人们还从出土的陶罐内壁发现了马奶的痕迹——考虑到从性情暴躁的野马身上取奶几乎是不可能的,这证明博泰人已经完成了对马的驯化。

那么中国的家马是哪儿来的呢?是源于从中亚的引进,还是对本地野马的成功驯化呢?至今这依然是一个谜。

但是对发源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文明来说,“马从何来”的答案倒是相对清晰。

在商代早期的墓地中,出土了大量用于陪葬的动物骨骼,其中并没有马的踪迹,但商代后期的殷墟遗址中,突然出现了很多车马坑,商朝人似乎是一夜之间就拥有了马。

商朝历史一共近600年的时间,而马的驯化,科学家认为要将近千年的时间,所以,驯化是不可能的。也因此,学者们推测,这些马应该属于外来进口商品或外族的进贡。《史记》中,也有“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的记载。纣王想杀西伯姬昌,姬昌的手下闳夭等人,搜集珍宝献给纣王,其中就包括马。位尊权重的纣王居然可以因为马匹赦免自己的心腹大患西伯,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商朝时期马在中原的珍贵程度。

无论如何,不管是独立驯化还是外来传播,融入人类社会的马不仅很快适应了环境,还反过来重新塑造这些将它们征服的文明。

虽然马并不是第一种被用作交通工具的驯化动物,在它之前被驯化的牛和羊都有过拉车、驮人的记录(我国安阳殷墟里曾发掘出一个羊车坑),但只有在马被利用之后,文明的活动范围才得以极大拓展。

333.jpg

▲ 位于今三门峡市上村岭的虢国墓地,出土了距今约2700年的马坑,马的尸骨保存完好。

马背上的人类文明

在人类中,博尔特和刘翔算是跑得最快的“飞人”(他们都是曾经创造世界纪录的跑步运动员),但一匹马却轻松比他们快一倍以上。

马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之一。单就速度而言,人类正常的步行时速一般是5公里,跑步时速是10公里;而马奔跑的时速约为20公里,最快时速可达60多公里,而且,还可以连续奔跑100公里以上,所以中国古人说“路遥知马力”。

马让人类的脚步走得更远。无论是丝绸之路还是茶马古道,都是由这些动物帮助人完成了古代贸易。犹太人是最善于经商的民族,《旧约》中格外忠告人们要善待这些动力型动物。即便是火车和汽车已经登场的近代,马车依旧是承载许多地方人流和物流的主要交通工具。

而且,当马用自己强大的耐力和速度驮负着人类跨越了原本的生活范围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有了新改观。美国哈特威克学院(Hartwick College)的考古学家大卫·安东尼(David Anthony)说:“当你骑马旅行时,世界就对你敞开了。”他认为人们对于距离的感觉和对于生活可能性的认知,可能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

555.jpg

▲ 骑兵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兵种之一

铁蹄辟疆

古代的游牧民族对此无疑深有感触。当草原之外的农耕文明地区展现在这些骑手眼前时,他们或许意识到,除了争夺更肥美的草场之外,向外劫掠或许也是一种文明发展的方式。所以,对于古时候的农业文明城镇居民来说,马的形象有时候恐怕不如今天这么正面。

无论是开着马拉战车征服埃及的喜克索斯人(Hyksos),还是穿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消灭古巴比伦的加喜特人(Kassites),马都是他们在战场上的“得力助手”。

所以,有人说马镫是世界军事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发明。古代勇敢的将士们借助马镫与马合为一体,腾出手来持军械冲锋陷阵,从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有学者提出:马镫的出现导致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无论如何,伴随着一场场大战,马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也一再稳固。

899.jpg

▲ 名画《永远的苏格兰》创作于1881年,画的是1815年皇家苏格兰灰骑兵团在滑铁卢之战发起冲锋。骑兵为大英帝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无论是滑铁卢之战中皇家苏格兰灰骑兵团的进攻,还是巴拉克拉瓦之战中的轻骑兵旅冲锋,都已成为传奇,永久载入英国陆军史册

马就这样驮着人类的文明跨越了数千年。甚至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多城市里依然可以看到驾着马车进城卖菜的农夫。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从隆冬的马车上搬卸大白菜的场景,依然和那头气喘吁吁的老马喷出的鼻息一样温热。

随着科技的腾飞,人类不再需要马来延伸自己的活动范围。曾经在人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马,如今不可避免地渐行渐远。在今天的城市,想要找到一匹马并非易事。除了少数城市拥有的骑警,以及部分旅游景点专供合影的“模特马”之外,人们想要近距离地接触马,恐怕只有付钱前往一些专门的马场体验了。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ylzz总站线路检测杂志社 

未经ylzz总站线路检测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