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今天还在流行的云南民歌,曾被周恩来总理指定为人民大会堂迎宾曲目,可见其影响之大。该作品创作于1953年。那一年,中央民族学院民族文工团(中央民族歌舞团的前身)组织了一个西南工作队,深入今天石林圭山地区采风。
中国民间把猫头鹰视为“不祥之鸟”“报丧鸟”,是厄运和死亡的象征。不仅生活里远离猫头鹰,连艺术表达上也见不到猫头鹰形象。学者刘敦愿专门写文章为猫头鹰“平反”,说我们的文化对猫头鹰误解太深:“古代花鸟画方面,从不见描写;陶器、刺绣等工艺品和民间艺术品,也不见作纹样母题……”
司马迁写黄帝的时候,距离黄帝的时代,已经有三千多年(比我们今天距离司马迁的时代还要远一千年),这三千多年的时间,黄帝的面目至少有两个:一个是人间帝王,一个是神话人物。
事实上,太一是远古时候的一位大神,是屈原的《九歌》中最高的天神。《九歌·东皇太一》就是对“东皇太一”的颂歌——“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吉祥的日子,良好的时光,恭恭敬敬娱乐天神东皇)”。屈原是楚国人,所以很多人认为,东皇太一是楚国最高的神。
中国神话,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每个中国人从小多少都听到过一些故事或者片段。陌生的是,一旦你深入,就会发现,中国神话还有你完全不知道的一面。基于这样一个认知状况,我们这期介绍中国神话,讲述一些多少让人觉得意外的新知识。
今天,有人说云南是疗伤的地方,唐代的江南,相对政治竞争激烈的长安,也差不多是今天云南这样的地方。不过,古代读书人(士人)除了做官没有别的选择,而他们在官场上或多或少都有一段失败经历,也正好是这种失败、失意、放逐,成就了一颗玲珑的诗心,也成就了我们唐诗的辉煌,江南文化的辉煌。
对理解苏州园林,仅调整心态还不够,你还要进入江南文人的生活世界。园林凝聚的是他们的生活理想和艺术品位。我们可以根据现在的空间格局、残留的物品,去想象过去,想象可能存在的活生生的人和事。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ylzz总站线路检测杂志社
未经ylzz总站线路检测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