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师生维护民族团结意识,挖掘校园民族文化元素,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发挥“文化+特长”教学模式。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成效,使鹿城小学深刻认识到只有抓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的发展,而学校的快速发展又为民族团结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领域,促进各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时代主旋律。
景洪市在做好产业扶贫、安居扶贫的同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把教育扶贫作为深度贫困区域脱贫的“治本之策”来抓,创新教育扶贫举措。
迪庆州民族中学深化“五项教育”,试图搭建一个完整、合理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标准化体系,其尝试与努力是全省学习的样本。
元江第二小学将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中,形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边疆民族地区学校的生动实践。
学校通过参与度高、启发性强、有文化价值的活动,让各族师生参与活动、沟通交流,从而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绘出一幅民族团结进步的和谐画卷。
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促进全校各族师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融合,形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边疆民族地区学校的生动实践。
临沧市凤翔小学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中,通过开展丰富的篮球社团活动,有效调动全校各族师生的积极性,在竞技比赛中感受篮球运动带来的抗衡、公正、团结等体验,营造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ylzz总站线路检测杂志社
未经ylzz总站线路检测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